第790章 开京 大宋元祐二年,大辽大安三年,四月壬寅(21)。 辽主耶律洪基,亲自来到了高丽都城开京的外围。 辽太师、高丽行营都总管、乐浪郡王耶律迪烈,率着众多文武官员,出营三十里迎接。 在礼乐鼓吹中,耶律迪烈,率着群臣跪伏于御驾之前。 “臣等恭迎皇帝陛下,恭祝陛下千秋万寿!” “……陛下千秋万寿!” 耶律洪基,穿着戎服,配着宝剑,策马来到耶律迪烈面前,翻身下马,亲自扶起这位忠心耿耿的老臣:“太师免礼!” 然后,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耶律迪烈,感叹道:“太师又老了几分了!” 耶律迪烈顿时热泪盈眶:“为陛下效死,老臣敢不鞠躬尽瘁?” 对耶律迪烈和他的家族来说,辽主待他们,只有两个字:国士! 自秦王(韩嗣匡)以降,代代皆受重用,引为心腹。 耶律洪基于他,更是只能用‘推心置腹’来形容。 如今,更是拜榻母城节度使,封乐浪郡王。 更承诺,将来许他在这高丽,效仿文忠王,建立属于他的宫帐。 所以,无论别人怎么看耶律洪基,在耶律迪烈心中,这就是他的昭烈帝! 是值得倾其所有来报答的! 这也算是,耶律洪基的人格魅力吧! 他虽然菜。 但舍得放权啊! 无论是从前的耶律重元,还是后来的耶律乙辛,都是只要相信,就选择盲信到底。 直到,耶律重元、耶律乙辛,不满足于只做个副皇帝,想当真皇帝。 如今,面对耶律迪烈,耶律洪基,还是选择盲信。 将整个高丽征伐大权,全权授予。 自开战以来,耶律洪基先是在南京待机。 等到耶律迪烈攻破平壤,他又将自己的宫帐,从南京迁徙到东京辽阳府。 并来到鸭子河,举办头鱼宴,全力笼络女直、渤海、高丽士人,并全力满足着耶律迪烈的一切军资需要。 现在,更是亲自带着犒赏的军资,来到开京,鼓舞士气,为即将到来的总攻开京助威。 从来到尾,几乎都没怎么敢于耶律迪烈的用兵。 像这种程度的信任,史书上也只有昭烈帝和后主,才能给与臣子。 “请容老臣,为陛下引荐……”耶律迪烈沉声说着,就低下头去,将两个新降的高丽士大夫,唤到了耶律洪基面前。 这两个高丽士人,见了耶律洪基,纳头就拜,用着纯正的中原正韵说道:“庆州金氏臣顺正……” “庆州崔氏臣忠实……” “顿首再拜皇帝陛下,恭祝吾皇千秋万寿!” 耶律洪基听到这两个高丽人自称的姓氏,顿时龙颜大悦。 “金爱卿、崔爱卿……” “快快请起!” 说着他就一个健步上前,亲自扶起这两个人! 不止是他们的名字很讨喜。 一个叫顺正,一个叫忠实,实在是挠到了耶律洪基的痒痒处。 他就希望,高丽人能顺大辽,奉他为正统,并忠实于他。 同时,也是因为,这两个人自称的庆州金氏与庆州崔氏,是高丽顶尖的门阀! 是的! 辽国和大宋,都已经绝种的门阀政治,在高丽却是一直昌盛! 庆州崔氏、金氏、黄州的皇甫氏、贞州的柳氏等高门望族,便是高丽版的五姓九望! 其中,庆州崔和庆州金,更是从新罗时代就昌盛至今的绝对门阀! 其中庆州崔氏,是唐代的新罗留学生们,回到新罗后选择的姓氏——这属于攀附了。 但,半岛上的王室就吃这一套。 故此,崔氏在新罗时代,就已是半岛上的显赫文人氏族,宰相辈出。 到了高丽时代,崔姓士人,依旧占据着高丽朝堂的半壁江山。 【崔与王,共高丽】或许过了。 但,崔氏在高丽的影响力,却是毋庸置疑的。 至于金氏? 这是新罗王族的姓氏! 自新罗末代国王金傅归降高丽创立者王建之后,王、金两姓就一直在互相联姻、通婚。 为表对金氏的信任,高丽自其所谓太祖王建以来,就让金氏在高丽享有特殊地位,世袭着庆州刺史的头衔。 如今的高丽王师,更是全是金傅的外孙们所出。 所以,在过去三次的辽伐高丽的战争中,像庆州崔氏、金氏这样的高丽望族,从不曾投降。 如今,崔、金两姓,都开始了投降并对他耶律洪基,三拜九叩,这叫耶律洪基真是喜不自胜! 金顺正与崔忠实,见着耶律洪基高兴,自是好话不要钱的说。 直哄的耶律洪基,龙颜大悦,当场赐给他们红糖各一斤,绢布各五十匹,并迁一官,授馆职。 这两人更加欢喜,奉承起来,也是越发的卖力。 金顺正与崔忠实之后,耶律迪烈又引荐了好几个新降顺的高丽文武官员,觐见耶律洪基。 耶律洪基一一慰勉、赏赐。 等到被群臣簇拥着,回到辽军大营,耶律洪基又下诏,赏赐三军。 人赐酒一斗,绢一匹。 顿时,欢声雷动! 而辽国大营内的欢呼雀跃,开京城内的高丽守军,自然是看的清清楚楚。 高丽开京留守、鸡林公王熙登上开京城头,远望着辽人的军营。 他的脸色,陷入沉寂。 “北虏主来了……”王熙感慨着。 “是啊……”在他身后,总责开京守备的高丽太尉、上将军王国旄看着远方的辽军大营,平静的说道:“北虏主来了!” 王熙沉声道:“太尉,自古困守孤城,必定不能长久!” “如今北虏主亲临,北虏士气大振,而我军士气跌落……” “不能这样了!” “太尉能否率军,夜袭北虏军营,挫其声威?” 说着,王熙就看向王国旄。 王国旄摇头道:“殿下……如今城中士卒,守城尚可坚守……若是出城……” “臣恐士卒将不战而溃!” 王熙听着,沉默了。 但他知道,这是事实! 自开春后,辽军恢复对开京的进攻。 从二月份开始,开京外围的高丽城市,就一个接一个的被拔除。 十天前,开京北方最后的城市,同时也是开京最重要的外围据点——海州失陷。 而在那之前,高丽军队在野战中,被辽军接连击败。 如今,已是前后败了十余次,损兵折将多达两万! 没办法! 辽军的坚甲强弓,加上女直义从悍不畏死的冲锋。 常常高丽的府兵,还没有列好阵。 就已经被辽国骑兵从两翼包抄,或者被女直重步兵正面冲散。 打到现在,高丽人已经不敢再与辽人野战。 只能困守孤城! 想到这里,王熙忍不住问道:“太尉……数十年前,北虏曾三次侵我高丽……”“为何当年,我国府兵,能在野战中与北虏相持,至少也能全身而退……” “缘何如今就不行了?” 王国旄看向王熙,道:“鸡林公何必假作不知?” “其实您心里面明白的!” 王熙叹了口气,道:“是啊……吾该明白的……” 他看向前方的山川大地。 数十年前,他的祖父显宗即位前,虽然朝政混乱,宫廷动乱。 内有皇甫太后与奸夫勾结,把持朝政,祸乱国家,甚至幽禁弑王,外有强敌窥伺,国家动摇。 但…… 当时的高丽,还没有如今天这般,处处寺庙,僧人遍地。 当时,柴田科制下的府兵,都有着自己的土地。 所以,他们可以悍不畏死的与北虏作战。 并且,即使挫败,也会与北虏战斗到底! 今天呢? 自他的父亲文宗以来,国家人口渐多,民生日益艰难。 为了安抚百姓,也为了稳固统治。 高丽日渐兴佛,广建寺庙,尊崇僧人。 于是,寺庙越来越多,而府兵的土地,却越来越少,终至于破产,只能给人当奴婢。 靠奴婢反抗北虏? 不是不行,只是有一点——北虏还得和从前一样,到处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! 然而,这一次的北虏,却改了性子。 虽然依旧免不得抢掠、杀伤。 但,他们对士大夫家族,开始怀柔。 同时,北虏的将帅,都在约束军纪! 最要命的是——北虏将大量高丽官田,重新分给了那些愿意降顺的高丽农民。 同时,北虏还从其幽燕地区,调来大量文官,效仿幽燕的税制征税。 这个时候,高丽农民发现——北虏征的税,居然比王家要少一半! 而且,交不起也没有关系。 给北虏运粮、修路、伐木就可以了。 于是,大同江以北的广大地区,特别是平壤以北的地区的农民、士人,纷纷归顺。 再没有什么人,肯和过去那样,提着脑袋,在山地与北虏周旋,袭扰其后勤。 他们甚至成为了北虏的助力! 尤其是北虏将原本属于高丽的曷懒甸送给了海东女直部后。 海东女直各部,兴高采烈的搬到了新家。 然后就开始大规模驱赶高丽人。 短短两个月,整个曷懒甸地区的数千高丽人,就统统被赶走。 他们的土地、财产、房屋、牲畜,甚至妻女都变成了东海女直的。 其他地方的高丽士人、农民被吓坏了。 他们生怕,得罪了辽人,然后辽人将他们的土地送给女直。 所以也就越发恭顺。 那些低贱的农民和毫无廉耻的士人,就这样成为了北虏的顺民! 他们再也不肯为了开京王氏和北虏拼命。 另一个关键的原因,则是这一次的北虏主,安抚住了其国中的渤海豪族与生女直诸部的首领。 这些在过去三次战争中,帮助了高丽人的力量,现在反过来成为北虏的帮手。 特别是生女直的义从们,常常会为了赏赐,而悍不畏死的冲锋。 所以…… 王熙沉声道:“太尉,待击退北虏,吾欲重整太祖的柴田科制!” “重建府兵,使我高丽中兴!” 王国旄低下头去。 重建太祖的柴田科制? 地从那里来? 庆州崔、庆州金们肯交出他们的地吗? 他们不肯的话,谁去逼他们交? 至于寺庙的地? 那就更别想要了! 高丽可是以佛教为国教! 如今连王室都需要选一个男丁出家为僧,以执掌僧道。 不过,王国旄嘴上还是说得很漂亮的:“若有那一日,臣愿追随殿下!” 王熙点点头,然后他就问起了另一个事情:“太尉,前些时日,从东土大宋送来的甲械,可都分发下去了?” 王国旄答道:“奏知典型,臣都已分发下给了殿下的【别武班】!” 别武班是王熙执掌开京城防后,所建立的一支精锐。 乃是从开京守军以及雇佣的女直勇士里挑选出来的百战精锐。 他们人数虽不过两千,却享受着最好的待遇,最好的装备。 前些时日,僧统官从大宋求来的一批甲械运抵开京。 这些东西,立刻就被王熙分配给了【别武班】。 而这支部队,王熙控制的很紧。 除了他,没有人能调动。 这也是王国旄反对出城夜袭的原因——别武班都不出动,想叫我带我的家丁去送死? 开玩笑! 他也需要保留一支精锐,以待不时之需! …… 辽军大营。 耶律洪基已经有些醉意了。 但他的情绪依然非常高涨! 手中的酒杯里,被倒满的来自南朝的玉液酒,更是从不停歇。 他很爱很爱这种入喉后如同火烧一般的口感! 与群臣燕饮正欢。 一个内臣,就来到他面前,跪下来奏道:“陛下,萧招讨使遣人送来的日本贡物,已送到了大营,乞陛下旨意!” 耶律洪基顿时起身,哈哈大笑起来:“善!” “快快抬入帐中,朕要与诸卿同观!” 于是,一箱箱的黄金、宝石,被人抬着送到了耶律洪基面前。 足足有三十箱! 所有的箱子,全部打开。 黄橙橙的金子,雪白的珍珠以及各色的宝石,耀的在场的文武官员,特别是那些高丽降臣,眼睛都睁不开,一个个不断的吞咽着口水,呼吸急促。 耶律洪基瞧着这些人的神态,借着醉意,大手一挥,道:“诸卿,可想要这些财帛?” 所有人的眼睛都开始放光! “那就给朕,拿下开京!” 他看向所有人:“朕有的是财帛!” “南朝每岁与朕三百万贯交子!” “萧不哒野在日本,每月贡宝不绝!” “能为朕平定高丽者,朕将不吝厚赏!” 显然,这是特意设计好的。 就等着耶律洪基来到这里,萧不哒野在日本赚到的财货,就会准时送抵! (本章完)
下拉加载下一章...